欢迎登录特产在线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旅游资讯
南宁土地流转“转”出农村经济新活力 助农增收
发布日期:2012-10-29 17:12:23 来源: 南宁新闻网 编辑:tczx 浏览次数:(6620761)

  “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民间语言对传统农民和农村生活的生动描述。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以来,解脱束缚的传统农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一家一户“各自为战”的经营模式面临的种种困难也日益凸显。

  2008年,横县云表镇朝南村村民集体签字同意将全村土地集中经营,集体经济发展迅猛,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数年时间里,南宁市各县区大力推广“朝南模式”、推进土地流转,“转”出了新的意识和新的生活方式,更“转”出了南宁市广大农村新的经济活力。

  全方位学习“朝南模式”

  2011年12月5日下午,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武来到横县云表镇朝南村,在深入了解该村开展土地流转、发展工厂化农业等情况后提出了“朝南模式”:在朝南村“企业+基地+农户”的工厂化农业发展模式中,农民可以在家门口打工,同时拥有了土地流转金和工资两份稳定的收入;同时,这个模式让农民“洗脚上田”变成了“工人”,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生活方式也跟着转变,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陈武要求要进一步总结这种运作模式经验,让农民与企业的合作更加深入,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今年9月4日,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林念修在朝南村视察时,也提出要“进一步推广朝南模式,做大做强现代农业”。

  人口不过500人、面积不过3.5万平方米的朝南村,为什么多次受到各级领导和媒体的共同关注?云表镇镇长肖彩认为,“朝南模式”的最大贡献在于改变农民的意识:“朝南模式代表的是打破传统的理念,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思考:如何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共赢。”肖彩说,目前云表镇正在创新学习和推广朝南模式,“比如宿龙村水稻种植协会与一家有机肥料公司合作,由企业提供种子、肥料及种植技术,并保价收购;甲俭村与一家台资企业合作种植有机水稻和果蔬,台湾先进的农业技术很快就要在这里开花结果……”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下,南宁市各县区因地制宜,全方位、多举措向“朝南模式”学习:兴宁区三塘镇将该镇6.2万亩农业用地中的46%分批次流转,主要用于花卉苗木产业和罗非鱼产业;武鸣县引进龙头企业和经济能人投资造林,加快林地流转步伐,使43万亩荒山荒坡的使用权集中在有经营能力的业主手中;隆安县土地流转面积达10.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48万亩的21.25%……至2012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已突破70万亩大关。土地流转带来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改变了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改善了村屯面貌,成为南宁市农村发展强有力的引擎。

  规范化推进土地流转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明确提出了土地流转要坚持三个原则,即“农村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南宁市在推进土地流转工作中始终坚持规范化管理、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

  2010年,南宁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意见》《南宁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方案》及《南宁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性文件,随后又制定下发了《南宁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南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等文件,稳步推进全市农村土地流转和高效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根据《南宁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细则》,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立1个市级、10个县(区)级、55个乡镇级、30个村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站)信息平台,落实配套资金380万元。

  为了适应南宁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新形势,稳步推进土地流转,解决农民流转土地信息渠道不畅、空间过小等问题,南宁市在全区率先利用政府信息网搭建开通了“南宁市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该信息平台网站于2011年9月正式运行启用,对规范并加快南宁市农村土地流转起到了积极作用。

  “土地流转将开启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径。”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必良教授认为,土地流转能够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另一方面,构建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机制,可以使农民更充分地参与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成果,显化集体土地资产价值,促进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随着南宁市土地流转工作的稳步推进,南宁市农业发展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特产在线微信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